长沙黄花机场将向西发展还是向东发展?建设多少条跑道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出行?昨日通过
专家评审的《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09-2040年)》给出了明确答案:朝东发展,力争在2020年把黄花机场建设成为航线覆盖我国所有省会城市、大型人口中心和三大洲的重要大型国际枢纽机场。预计到2040年,黄花
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6200万人次。副省长韩永文,副市长文树勋、王扣柱出席评审会。
提前11年完成“破千万”目标
黄花
机场从1989年投入运营以来,
业务量增长平稳。尤其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机场步入快速发展期。今年11月19日,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年底预计超过1100万人次),位列全国154个民用机场的第11位。而按照2004年编制完成的黄花机场总体规划,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的旅客吞吐量分别为640万和1070万人次,
机场目前已提前11年达到2020年的目标。
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副总工程师钟斌告诉记者,从长沙城市的发展速度来看,城市已经逐渐向机场方向发展,并与周边乡镇连成一体。“
机场如果仍保持原总体规划向西发展的思路,势必会与城市发展产生矛盾,向东发展已是一种必然,顺理成章”。
飞机跑道将由1条增至4条
据悉,新的《总体规划》确定了黄花
机场规划面积为46.66平方公里,西起始线为现有跑道中心线向西的1.5平方公里,东起始线为京珠高速外移线西侧,南起始线为长沙市绕城线南线延长线,北起始线为长永高速
公路。预计到2040年,黄花
机场的旅客年吞吐量将达到6200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为180万吨,年客机起降架次达到50.2万架,高峰小时起降架次达到132架。
“机场容量将大大扩大,就跑道而言,将规划建设三条新跑道。全长3800米的第二条跑道有望明年开工。”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机场现在流量已经饱和,提升跑道处理能力非常必要,也十分紧迫。据悉,
机场向东发展中还将建设第四代新航站楼、工作区、货运区和
维修区等设施。
旅客进出机场将更加便捷
如何确保机场与城市交通对接,确保旅客更加便捷进出港?基本与《黄花航空城概念规划》、《“3+5”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对应的《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总体规划》拟在机场设立四个轨道交通出入口,并将建立
机场工作站和空港城站,以提高轨道
交通的运行效益,提高
机场的服务水平。
据悉,到2015年,作为湖南机场主业板块核心部分的黄花机场将有望成为中国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
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