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青岛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在胶州市举行,会议提出,2007年及十一五时期,青岛市将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更大作用。副市长胡绍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了解,根据青岛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青岛市计划投资1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918公里,全面实现行政村通油路工程。今年青岛市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完成投资3亿元,确保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800公里,力争完成1000公里,行政村油(水泥)路通达率提高到93.5%以上。
今年市交通部门将继续深入实施农村三通工程,更加注重改善农村交通环境。同时,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现有路必养;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重点推动地方政府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养护;充分发挥公路专业养护机构的优势,形成地方政府和公路部门协力管养的模式,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青岛市还将加快推进路站运一体化进程,落实农村客运车辆车型选择、运营机制、通达深度,争取实现农村客运与农村公路同步规划设计、同步落实资金、同步检查验收;加大客运站点建设力度,实现乡镇有站、大村有亭、小村有牌的农村客运站点布局。
据透露,至2006年底,全市完成投资3.8亿元,完成农村公路硬化里程800公里,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250个,行政村油(水泥)路通达率由85.3%提高到89.5%,共有20.4万农民群众从中受益,超额完成了去年年初确定的完成农村公路建设硬化里程500公里这一目标。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面貌,方便了农民出行,更改善了农村投资环境,推动了农业经济和其他经济发展,促进了城乡交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本文来源:中国路面机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