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的9位专家对这一报告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它充分考虑了石家庄市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特征,体现了城市空间优化调整和未来城市发展的要求,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
格局:
1、2、3号线形成轨道线网基本骨架
1、2、3号线为骨干线,形成中心城线网的基本骨架。骨干线皆为穿越核心的直径线,两两相交,围合地区恰为城市核心区。同时,所有的外围组团与中心城的轨道交通连接都用骨干线实现,有力地支持了外围组团的发展。
4、5、6号线为辅助填充线,在基本骨架线网形成后,在中心区与外围区内,加密线网,扩大轨道交通覆盖范围,提高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
这样,轨道交通线网以1、2、3号线的骨干线及4号线的内部填充线在城市核心区内构建局部方格状线网,强有力地支持城市主中心,2号线连接滨河副中心和主中心,能够为滨河新区的启动提供必要的交通支撑。同时,作为南北向骨干线,2号线向北接正定片区中心,向南又延伸至栾城片区中心。4号线为滨河副中心提供第二条轨道交通,将滨河副中心与中心区居住密集带连接起来。1号线与3号线两条骨干线在东部副中心形成十字交叉,为东部城区发展、城市基本职能东移,提供了强有力的轨道交通支撑。3号线东西两端也可延伸至鹿泉和藁城两个片区。
影响:
城市交通结构将大大改善
与会有关专家表示,石家庄主城区轨道交通线网形成后,将解决中心城与外围组团、中心城内部的中长距离交通出行,支持滨河新区、正定和东部新区等重点地区的发展,为远景实现“一城三区三组团”的空间形态提供轨道交通支撑,建立了满足城市长远发展的骨干客运交通系统。
在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形成之后,石家庄城市交通结构将得到大大改善,快速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将超过16%,公交出行比例由此提高到40%。轨道交通的修建,必将吸引大量的客流进入地下,缓解了道路交通压力,从而改善路面的交通状况。
这次评审会后,石市将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8月初完成《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最终报告。之后立即启动《轨道交通线网沿线土地控制规划》编制工作,力争11月底前完成一、二号线土地控制规划。同时,根据《轨道交通线网沿线土地控制规划》编制进度,力争今年9月提前启动《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争取年底出初稿。力争明年初报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评审会签,并力促报国务院立项审批。
六条轨道线详解
项目 线路起迄点 主要经由地 详解 全长(公里)
1号线
西石环路-新城区-南石环
中山路、昆仑大街
中心城内东西向骨干线。在主城区内沿中山路敷设。穿过京珠高速公路后,在新城区转向南,线路沿着昆仑大街一直向南,至南石环。在起终点设车场,均位于石环之外。为便于线路分期实施,拟在京珠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内设停车场一座。
26.7
2号线
正定新区-南石环
胜利大街、建设大街、建胜路
都市区南北向骨干线。北起正定新区,经过正定老城后,跨过滹沱河,连接滨河新区。沿着胜利大街进入主城区,过北二环后,线路改为沿建设大街继续向南延伸,经建胜路,转至新客站,在新客站东广场贴近站房处通过,与东西向的3号线形成“T型”换乘站。然后沿胜利南街、107国道至南石环。远景延伸至窦妪、栾城。在南北石环的绿化隔离带里设车场。
33.7
3号线
康庄-丘头工业园
联盟路、中华大街、塔北路、金沙江道、海南路
都市区东西向骨干线。西延鹿泉,东连藁城。在中心城段,西起西石环,沿联盟路向东,至中华大街转向南,沿着中华大街南行至新客站西广场,转向东,下穿新客站站房后,沿塔北路向东,经金沙江道、海南路,预留向藁城的延伸空间。为便于分期实施,除在西三环外预留车场外,在京珠高速公路的绿化隔离带里设置一处车场。
38.0
4号线
东厢良-北高营
建华大街、建华西路、汇丰路
东北-西南向L形辅助线。与5号线在中心区外围形成环线。北起北石环,沿规划路向南至建华大街,沿建华大街一直向南延伸至建华西路,转向西,沿建华西路,穿过铁路后,转至汇丰路,向西延伸至西石环外的车场。
22.6
5号线
河北科大长安学院-土贤庄
光华路、市庄路、友谊大街、滨河路、红旗大街
L形辅助填充线。与4号线相扣成环。4号线东北端起于北二环与京珠高速公路的交会处,向西沿汇丰路、市庄路,直至友谊大街,转向南,沿友谊大街向南,在民心河北岸,沿滨河街转至红旗大街,沿红旗大街一直延伸至西南石环。车场设于线路两端。
20.5
6号线
西岗头-南村镇
槐安西路、槐中路、闽江道、昆仑大街
内部填充线。西起西石环,沿槐安路东行,于西里街路口转至槐中路继续向东,过京珠高速公路,接新市区的闽江道,至昆仑大街转向北,于1号线设平行换乘站,向北至滹沱河南岸新区。远景预留向正定新区和机场的延伸空间。西端车场位于石环外,北端车场设于石太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