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线公路
周边交通变得更畅通
记者了解到,今年将有5条国省道开工建设,总项目投资在50.9亿元左右。其中包括,104国道双龙街至土桥段、104国道浦泗公路南京段、122省道白水桥至新塘段、239省道高淳东段、246省道溧水县城至苏皖交界段,全部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中,104国道双龙街至土桥段位于江宁区,起于南京绕城公路双龙街互通,终于南京与镇江交界处,全长33.733公里,工程概算13.5亿元,2010年建成通车;122省道白水桥至新塘段位于江宁区,起于南京绕城公路万家楼互通,终于宁镇两市交界处的新塘,全长21.319公里,工程概算21.35亿元,2010年建成通车;239省道高淳东段位于高淳县,起于溧阳境内,终于淳溪镇北,全长33.1公里,工程概算6亿元,2010年建成通车;246省道溧水县城至苏皖交界段位于溧水县、高淳县,起于宁杭高速公路溧水东互通,在定埠附近与239省道芜太公路相接,全长44.8公里,工程概算10.0512亿元,2011年建成通车。
对于这5条国省道的建成,有关人士表示,将有助于优化南京地区的干线公路路网结构,加强南京南部地区与苏南及皖东南、浙北地区的联系,拉动公路沿线地区经济和都市圈区域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资源配置互补,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周边市民出行也将更加方便快捷。104国道双龙街至土桥段在双龙大道设有南、北两段高架,这两段高架在2009年建成后,将实现全线快速化,打破江宁区进入主城区的交通瓶颈,使这一区域的交通拥堵状况得到彻底改变;122省道白水桥至新塘段为全线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有侧分带、辅助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路幅宽40—60米,全立交快速化设计在提升省道技术标准、打造南京公路新形象的同时,也使主城到汤山拥有沪宁高速、普通干线公路一主一辅两个快速通道,工程建成后,南京城区到汤山时间将缩短一半以上,市民到阳山碑材、汤山古猿人洞风景区也更加方便。
浦合公路南京段,一级公路22.678公里,概算投资8亿元。2008年开工建设,计划2010年建成通车。
●客运站建设
开建小红山客运站
交通局今年将重点进行南京南站、小红山、中胜和中华门四大客运汽车站的新建和改扩建。为配合沪宁城际铁路建设,铁路南京南站北面工程与小红山客运站的征地拆迁工作已经进行。小红山客运站将与沪宁城际铁路在2011年同步建成投入使用。而在南京南站和小红山两大客运汽车站建成后,现有的中央门车站的班线安排将有重大调整。
据一知情人士透露,小红山客运站投入使用后,现有中央门长途汽车站50%以上的客运班线将迁入小红山站,中央门站则将打造成精品车站,一方面主要经营南京至常州、苏州、无锡等地的客运线路,另一方面,中央门站将打造成南京旅游集散地,今后外地旅客到中央门站后,将可乘坐旅游大巴到市内各个景点游玩。
●水路建设
将形成内河运输快捷通道
水路运输一直是南京交通的一条“短腿”,尽管近年来南京水运发展步伐加快,但南京港与上海洋山港、宁波北仑港相比差距明显,与本省的连云港、太仓相比也没有优势,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更是不到1000万吨,与南京应有的地位不符。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交通建设计划中在对水路运输上将完成12个项目,投资20.3亿元。其中今年开工建设的南京划子河船闸,将使入江通航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大大提高水运运量,缓解六合地区交通运输紧张状况,特别是对减轻长江大桥车流量过大的矛盾,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由于解决物流周转加快、成本降低、效益增加将可吸引更多投资,促进六合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也可以满足滁河航道入江运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发挥滁河水运通道的优势和潜能,促进滁河流域地区经济发展。芜申线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一条三级标准的高等级航道,横跨安徽、江苏、上海二省一市,经济腹地广阔,水运资源丰富,运输需求量大,是一条沟通长江和太湖水系,跨流域的省际内河航运通道。